学校专家学者代表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
作者:党委宣传部 发表日期:2022年10月16日 18:27 点击:[]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徐继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回答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方向、历史方位、根本立场和时代趋势等问题,确立了新时代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深感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只有心怀“国之大者”,顶天立地,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立德树人这一伟大事业中,才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85岁退休教师、民盟盟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林育真: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开启了。回顾十年非凡巨变,国力腾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切成就全靠党的掌舵领航!作为年过耄耋的退休教师,我退而不休,不忘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并重并行”的教导,努力创作科普作品,举办公益科普讲座。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大会新精神,汲取新力量,将自己的“夕阳余辉”继续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青年长江学者、教授李晓迪: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团队研究人员和青年学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规划好科研目标,集中精力、抢抓时间不断进行科研创新,努力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向“卡脖子”难题挑战,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教授李娜: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备受鼓舞,深受振奋。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我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的主线,尽全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校研究生院院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郑元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要求,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高层次水平的人才培养十分关心,这让教育工作者非常振奋。作为学校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以及人才的培育看高校的重要性。研究生教育工作是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我们务必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扎实、做牢固,为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吕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奋斗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和力量。我们要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放到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和百年党史中去审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探索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报告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要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围绕“齐鲁文化形成发展与中国历史文化格局”这一主攻方向,加强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研究,推出一批具有重大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代表性成果,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史家亮: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系统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和重大举措。这既增强了我们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好思政课的底气和自信,也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带头深入学习、研究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全面融入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学中,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曲延春: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具有纲领性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令人鼓舞。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以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洁:新时代的十年,是中国发生巨变的十年,也是中国教育奋进、跨越和开拓的十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自觉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加牢记教育报国的初心,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培养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有归属感、有信仰的年轻一代。
民革乐竞(中国)一站式服务官网委员会主委、外国语学院教授惠敏:今天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一定组织党派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祖国的新发展、参政党建设以及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宁静波: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前进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在修好师德、求学钻研、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点燃学生追求知识和生命意义的火苗,唤醒他们对自己的期望,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